旅游景區振興合作機制線上研討會召開,盛威時代成為首批合作單位
報道日期:2020-03-07 媒體來源:盛威時代集團
為落實中央“科學防疫、有序復工”的總體要求和旅游主管部門相關工作部署,推動景區有序復工復業,共商景區防控措施與市場策略,助力景區疫后振興與可持續高質量發展。3月6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旅游景區協會、中國游藝機游樂園協會聯合主辦的“旅游景區振興合作機制第一次線上研討會”成功召開。來自多個會員景區單位、大型旅游集團、資本機構、研究機構的代表和媒體記者共計49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在合作機制框架下,三方將探索多樣化合作模式,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發布相關成果。合作機制專家委員會廣泛邀請旅游景區、主題公園、游樂園各領域代表性企業家,以及研究、衛生、金融、財稅、技術等領域代表性專家參加。在合作機制框架下,三方廣泛邀請旅游景區、主題公園、游樂園各領域代表性企業,以及景區相關的智能、數字、管理、規劃等領域代表性企業,組成合作機制的參與單位,目前已確定第一批機構名單。作為為公眾旅游出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科技創新企業,盛威時代集團亦名列其中。
這次疫情給國民經濟,尤其是旅游行業帶來的影響或者說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但中央的戰略部署為旅游戰線轉入“防控型復工”新階段,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完成全年文化和旅游系統工作目標堅定了信心,明確了任務。“危機總會過去,生活終將重歸日常。任何時候,旅游景區都要有溫暖的生活和向上的力量。”會上,盛威時代集團副總裁白杉就“疫情結束旅游景區的防控措施與市場策略”這一主題,發表了以下幾點看法:
游客:對旅游體驗的要求越來越個性化
不管是跟團還是自助游,從時間和群體規模來看會越來越分散,對個體體驗要求會越來越高。以往的扎堆聚集現象會逐步減少,對出行前的預知信息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實景、流量、交通、服務設施等的體驗會在出行之前就會有個判斷。這也催生我們作為服務提供者更多的從自身角度考慮如何快速響應這種變化。
景區:對內的精細化管理與對外的精準、個性化服務
從重流量到重質量、重文化、重服務個性化,以往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今年或者某個節假日接待中外游客多少萬人,會逐步過渡到到實現效益多少。這就需要通過智慧化大數據手段為游客提供更加精準的個性化體驗。比如:分時計費、打造網紅景點、網紅名人、云計算,大數據支撐的服務預約化以及非接觸式體驗等諸多環節。
行業:管理部門對大數據監管提升
從行業管理部門來講,不只是因為疫情,對任何突發事件的快速準確響應都是管理提升的趨勢,還包括對敏感人群的行為跟蹤。所以,實名認證、人臉核驗、軌跡監控等監管需求都將是必然。

“未來的景區應當,也必須是科技支撐和研發驅動的數字化空間。在產業演化的過程中,沒有科技投入、項目研發和產品迭代能力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未來的中國旅游業正如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所言,將由粗放式增長向精細化運營轉變。盛威時代集團也將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下,行業協會的引領下,不斷創新公眾出行、旅游服務模式,為旅游主管部門、景區、涉旅企業提供包括智慧旅游規劃與設計,智慧旅游系統研發與建設,智慧旅游平臺投資與運營、旅游目的地智慧運營、旅游目的地智慧營銷等全程智慧旅游服務,引領客運、旅游“產業互聯網”發展新方向。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