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365大數據從三省聯網售票看春運走勢
報道日期:2018-02-07 媒體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又到一年春運時。今年春運,選擇道路客運出行的乘客有哪些行為習慣?道路客運行業轉型升級有哪些新趨勢?Bus365出行365分別從華中、東北、西北三個區域抽取了湖北、吉林和青海三個省份歷年的聯網售票數據加以分析,希望能給行業提供參考。

□乘客出行習慣
◆人均票價小幅提升
從票價的歷史數據看,湖北人均花費最高,超過50元;吉林最低,人均不到30元;青海省居中。今年春運,預計湖北的人均票價維持在56元左右,吉林的人均票價約29元,青海的人均票價約32元。(如圖1)
◆省內出行量超八成
省內出行依然是公路客運的主要客流走向。從歷年數據看,湖北的跨省客流沒有明顯變化,預計今年仍維持在10%左右;吉林的跨省客流有顯著增加,預計今年能突破15%。(如圖2)
◆網絡購票比例上升
隨著網站和自助機購票的用戶越來越多,去車站窗口購票的乘客比例持續下降。2017年,從95%下降到90%,吉林從97%下降到94%。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到車站窗口排隊購票的乘客比例會繼續降低到88%左右,越來越多的乘客會偏向于網絡購票和在自助機上買票。(如圖3)
◆乘客偏愛上午購票
根據Bus365掌握的數據分析,吉林乘客比較遵守法定假期安排,湖北乘客偏愛拼超長假,青海乘客最重視元宵佳節。因此預計2018年春運購票高峰期吉林是2月21日,湖北是2月24日,青海是3月2日。
湖北、吉林、青海三個省的用戶都喜歡在上午購票,尤其是吉林省,上午購票的用戶量是下午的2倍,早晨6時以前購票的用戶也高于其他地區,在搶票回家這件事情上,吉林乘客是最勤奮的,早起的“鳥兒”有票搶。(如圖4)
□客運轉型趨勢
大數據時代,用戶消費行為更加透明,支付方式已經從1.0時代(現金支付)過渡到3.0時代(互聯網支付)。用戶行為的改變也在促使客運站加快轉型升級。據預測,電子客票、人臉識別、運游融合等將成為客運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與趨勢。
◆電子客票(二維碼乘車)
與以往在客運站排隊買票、驗票乘車的環節不同,乘客通過網頁端、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購買汽車票后獲取電子客票,檢票時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驗票環節,免去了排隊買票、打印車票的繁瑣步驟,簡化了進站和乘車流程。
對客運站而言,電子客票功能的上線既能降低物料和人力成本的支出,又能提高客運站運營服務效率和乘客出行滿意度。
◆人臉識別
隨著乘車實名制的實施,安全檢查成為每個客運站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地方。人證識別通道閘機是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智能終端產品設備,最快實現乘客3秒進站。人臉采集、證件識別、通道開門等都無需人工參與,既提升了用戶體驗,又提高了安檢效率,真正實現“一票、一人、一證、一關卡”人證核查放行。
◆運游融合
迅猛增長的旅游人群給客運帶來了大量客流。但事實是,一邊是迅猛增長的旅游人數,一邊是不斷下降的道路客運量,這說明并沒有太多的游人選擇道路客運出行。綜合運輸體系中其他運輸方式都很難實現和旅游資源的零距離接觸,客運以靈活的形式占有絕對優勢。因此,客運行業應該做足“運”的文章,立足“運”去融合“游”,充分發揮車隊、車站等優勢資源,開通旅游直通車、定制旅游專線、旅游包車等,給傳統場站加載旅游集散中心功能,以旅游為依托,形成由道路運輸汽車票誘發的運游一體化產業服務。
◆聯網售票
移動互聯網將加速推動聯網售票成為旅客出行購票的重要選擇,形成以此為基礎的旅客交通出行模式和商業模式。以湖北亨運集團為例,2017年比2016年聯網售票增長率同期提高10倍左右。聯網售票將在2018年的春運中擔當重要的角色。
◆大數據應用
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幫助行業完善用戶畫像,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幫助建立與之匹配的運營管理制度,更好地服務用戶。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飛豬旅行聯合北京盛威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交通行業大數據研究機構——出行大數據研究中心, 通過對交通出行領域提供基于大數據的分析及研究,提出完善建議,以及研究出行行業發展趨勢,制定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行業標準等,為行業內企業提供完備的行業數據研究成果,指導企業制定運營策略。期待這一趨勢能在今年給更多的客運企業帶來新的收獲。
本文數據由 北京盛威時代科技有限公司Bus365出行大數據研究中心 提供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