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變融合 創見未來”-盛威時代助力道路客運行業運營模式新變革
會議現場
12月15日,由北京盛威時代科技有限公司(Bus365出行365)主辦的湖北省道路客運行業運游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武漢隆重舉行,這是一場旨在如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打造湖北省道路運輸運游融合發展,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整合產業鏈條的行業盛會。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互聯網行業帶來的便利與前景不言而喻,在便捷人民生活的同時又對其他行業產生了聯動效應。不可否認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在時代潮流中緊跟步伐,引領步伐成為了社會各界共同思考的一個問題。
互聯網其本質是開放共享,這種特性對傳統行業無疑是一種促進,如何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實現供給側結構調整,達到產業與行業融合的新發展,謀求新機遇探索新領域,傳統行業與互聯網企業的“火花”碰撞就成了新命題。
■傳統行業亟需轉型
2017年3月,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進一步擴大交通運輸有效供給,優化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加快形成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百姓購買力的提升,2016年國內游人數達到44.4億人次,平均每人一年出游3次。出境旅游人數只占旅游總人數的4%,但是出境消費就占到全國旅游消費的16%。
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也衍生出自駕游的新模式,人們不必在糾結出行要報哪個旅行團,選擇什么出行方式,散客化旅游比例逐年上升。與此同時,固定的景點路線已經漸漸不再吃香,自駕游更喜歡去一些人跡罕至,風景秀麗的地方,這些景點也專門為旅游者設置了個性化的旅行方案,這是傳統路線所不具備的。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熊燕舞
正如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熊燕舞演講中談到,傳統行業已經整體呈現“三個下降”,即道路客運量占比下降、長途客運班線運量下降、客運站客源吸附能力持續下降。他認為這是運輸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和人民群眾出行個性化、定制化、多樣化、品質化服務需求的主要矛盾造成的。
盛威時代副總裁 胡興華
對此盛威時代副總裁胡興華在演講中也表示支持這一觀點:“目前我們道路運輸“門到門”、“隨客而行”的比較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發揮,造成不便捷、不舒適、不經濟等問題。旅游前是出行,迅猛增長的旅游人數給出行帶來了大量客流,一邊是迅猛增長的旅游人數,一邊是不斷下降的道路客運量,這說明游人并沒有太多的選擇我們道路客運出行?!?o: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目前看來,旅游選擇私家車出行的比較多,但旅游服務商其實是不大歡迎這種旅游模式。因為這種方式不夠綠色,會占用過多的公共資源,同時大大降低了旅游者旅游的體驗。綜合運輸體系中其他運輸方式都很難實現和旅游資源的零距離接觸,這就需要道路客運行業充分發揮“運”作為游的基礎支撐和先決條件的作用,促進運游融合發展。
■盛威時代的三大轉型“法寶”
其實作為這家成立于2012年的互聯網公司,在短短的5年內已經發展成為為道路客運“互聯網+”轉型提供支撐的大數據服務公司,從最初的聯網售票到如今的定制客運、運游融合領域的不斷探索,如今盛威時代已經參與湖北、吉林、甘肅、內蒙古等17個省份的聯網售票平臺建設,為2000多家客運站提供信息化服務,旗下網站出行365(www.bus365.com)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公眾旅游出行綜合服務平臺,提供汽車票、火車票、飛機票、定制客運等出行服務以及景區景點門票、周邊游、酒店等旅游出行服務。極大的方便了公眾出行。
定制客運也已經達到面向公眾服務的“專車”和“專線”兩類產品體系,基于聯網售票平臺加載定制客運功能,運輸企業投入少;基于幫助傳統道路客運企業升級,并不是簡單的c2c模式;提供從“定制客運”業務模式咨詢到產品提供、運營指導等專業、全面服務,供道路運輸企業選擇;提供更加體系化、豐富的產品。
正如胡興華談到,旅游市場本身競爭激烈,應該做足“運”的文章,立足“運”去融合“游”,充分發揮道路運輸企業的車隊、車站等優勢資源。目前能夠做的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車與旅游的融合,主要有旅游直通車、定制旅游專線、旅游包車等;站與旅游的融合,主要給傳統的場站加載旅游集散中心功能,以旅游為依托,衍生形成由道路運輸汽車票誘發的運游一體化產業服務行為。
盛威時代“聯網售票、定制客運、運游融合”三大引擎賦能道路客運企業后,希望道路客運企業的業務形態多元化,打破單一產業界限,實現道路客運產業與上下游產業聯動發展;客運組織方式多樣化,除了傳統客運還有城際約租、定制包車、機場專線、校園專線、小型包車等多樣化客運服務模式;運力結構多種類,除了大巴車,還有中巴、商務、乘用車等等;客運經營方式多形式,通過組建線路公司、實現區域經營等,充分發揮道路客運比較優勢,改變“坐地攬客”組織方式,從線上、線下等多渠道獲客,給“來的客”做好服務,把“不來的客”接過來;運輸服務方式多層次,精確細分目標客戶市場,與其他運輸方式優勢互補,按需求分層次提供運輸服務產品,滿足公眾差異化、多樣化運輸服務需求,提升公眾服務體驗。
當然,好的環境也離不開政策扶持。盛威時代總裁姜生喜總結道 “交通運輸部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市場化參與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是我們五年來不斷成長的關鍵。五年來,我們不斷聚焦行業,通過專業的方案、產品、技術、人員投入,與客運企業、客運站建立戰略合作,致力于解決行業痛點問題,共同創造價值。未來,我們希望在更多區域實現道路客運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綜合出行,為旅客創造更多便利。”但無論是從內因還是外因來看,傳統行業依靠互聯網轉型已經是“箭在弦上”,互聯網企業也要依托傳統企業的實業優勢發揮能量,最終才能達到互補共贏的局面,這背后更是離不開政府、行業、民眾三方推動才能達到的成功新局面。
新聞來源:中國汽車報
更多交通新聞資訊敬請關注:Bus365汽車票
相關報道